@韩玉凤:《唐宋诗的“江湖”书写》

总结💡

一篇偏人文的研究,方法用到了共现矩阵和 gis 分析,大量篇幅都在写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发现什么,这些高频的诗句都表达了什么,走的是远读找数据之后精读结果的路子。要点在于:要找到一个人文研究中关注的重点问题,通过数据的方式给予解答。

摘要

本文以“江湖”的词旨演变为切入点,考察唐宋诗人使用“江湖”的用法差异。通过构建《全唐诗》《全宋诗》中与“江湖”一词的共现矩阵,发现唐宋“江湖”诗歌多与送别、贬谪等语用背景相关;相较于唐,宋代“江湖”诗有着更为强烈的时空意识。唐宋言及“江湖”较多的诗人中,唐代杜甫、白居易等诗人多使用江湖的“隐居”义,宋代诗人则广泛使用“江湖”多层含义。唐宋诗“江湖”指向地点以江南、岭南、长安等地为多,但包含相同地点的文本在唐宋诗中表达了不同的主题。

引言

"江湖"词义三阶段演变

言说语境的转换,从最初的哲学文本、历史文本,递变为文学文本。
本文旨在以单个词语在唐宋时期可能的用法差异为切入视角,探讨学界由来已久的学术命题,即“诗分唐宋”。
通过构建共现矩阵以探讨唐宋两代“江湖”诗学内涵的转变,通过提取地名进行GIS呈现来揭示唐宋“江湖”诗的地域书写特色。

一、言说场域:唐宋诗歌与“江湖”场景

二、主题取向:唐宋诗人与“江湖”书写

三、空间指向:唐宋“江湖”诗的地域特色